宁夏盐池县:文旅融合“鼓钱袋”“富脑袋”

    发布时间:2019/10/22 9:57:3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银川10月21日电(张洁龙 邓维)“北方桃花刚吐蕊,江南稻海摇金穗,肥沃的土地多辽阔,任凭那鱼跃鸟高飞……”一曲《献给祖国的歌》,是盐池县花马广场大妈们最爱的广场舞曲。

    自2016年以来,盐池县结合宁夏文化扶贫工程建设,整合美丽乡村、整村推进等各类资源,目前,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形成,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3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


    夜晚的盐池九曲民俗文化园流光溢彩


    “现在活动的地方可多了,看书、跳舞、上网、下棋都有场所,比以前热闹多了!”刚刚扭完秧歌的大水坑镇向阳村村民李焕金说。

    目前,103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集思想文化宣传、党员学习教育、科学技能普及、道德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已成为盐池县开展“三先开路”“脱贫技能”等培训教育的主阵地。

    近年来,宁夏盐池县聚焦脱贫攻坚大局,积极推进“文化惠民、旅游富民”新举措,以“两个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加快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积极助推脱贫富民升级,群众既鼓了口袋,也富了脑袋。


    广场文化活动热闹非凡


    “以前没有收入,通过培训学会了刺绣,利用农闲时间做绣品,一年能有近万元的收入。”麻黄山乡建档立卡户王仲霞说。

    为增加农民收入,盐池县深入挖掘培育剪纸、刺绣、民俗手工艺等一系列非遗项目,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下村办培训,开展订单收购,2017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文化产业培训班60余期,培训学员3000余名,促进了文化企业蓬勃发展,“荞真堂”耳枕、美雅裘皮、盐池手工地毯进驻北京、重庆、杭州等一线城市展销中心。

    盐池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范钧说,通过一系列文化产业扶贫政策,形成常态化帮扶机制,培训后的大部分学员年增加收入万余元。


    二毛皮手工制品


    “剪了一朵彩云绣花垫,捻了一撮羊毛织线线……”2017年,盐池县花马池镇柳杨堡村的喜格格,带着滩羊裘皮围脖、围巾、坎肩,登上了星光大道,唱了一曲《我的滩羊情》,将美丽的家乡盐池展示给了全国观众。

    如今,时隔两年,盐池县已率先在全区脱贫摘帽,这首每个盐池人都能唱上几句的《我的滩羊情》,依旧是每个人的内心独白。

    近年盐池县结合十九大精神、脱贫富民等政策宣传,指导培育民间文艺团队45个,农民文化大院36个,创作编排了《圆梦盐州》《谁都穷不了》《活出个样来》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年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均达到了300余场次,通过广场文化、文化旅游赶大集、农村文艺巡演等走进了千家万户,解决了乡村文化阵地“空心化”,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化节目


    文旅融合促发展。近三年,盐池县累计实施革命历史纪念园、哈巴湖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宁夏东部环线旅游驿站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27个,打造长城关博物馆、九曲民俗文化园等重点项目工程和兴武营特色产业示范村、何家大院、曹泥洼特色民俗村等一批乡村特色文化旅游示范点,借助“民俗嘉年华”“航空嘉年华”“滩羊美食节”“两华一节”,成功举办全国跳伞锦标赛、全国乡村春晚、陕甘宁蒙文化旅游艺术节、长城徒步大赛等系列活动,盐池县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呈高位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旅游接待人数12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40.34%。


    网站地图|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客户服务|集团网群
    Copyright©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鲁网网站备案:鲁ICP备09023214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