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打好文旅“五张牌” 促进文旅服务质量升级

    发布时间:2020/4/3 10:00:56 来源:新华网

    2020年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新华网发(北碚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北碚温泉谷两山生态文旅产业园慢行步道。新华网发(北碚区文化旅游委供图)


    新华网重庆4月2日电(刘磊)4月2日,2020年北碚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会上指出,北碚要打好“生态、滨江、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加快建设“百馆之城”,打造世界温泉谷等项目,同时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推动北碚文化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人文、旅游兼顾

    打好文旅“五张牌”

     “重庆之美,美在神奇自然风光,美在多彩民俗风情,美在丰富特色风物,美在厚重人文风韵,美在秀丽城乡风貌。”近年来,重庆对自身城市资源进行概括,提出要打好“山城、三峡、温泉、乡村、人文”五张牌。

     具体到北碚,又该如何在立足重庆区域特点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文旅产业坐标?当天,北碚区委书记周旭指出北碚要打好“生态、滨江、人文、温泉、乡村”“五张牌”。

     对素有“温泉故里”美誉的北碚而言,温泉是其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北碚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强化品牌影响力,北碚将用好世界温泉论坛永久会址、全国十佳温泉旅游目的地等金字招牌,深入挖掘温泉文化,提炼核心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推动国际化进程,努力把北碚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温泉旅游城市。

    同时,北碚将加快国际温泉旅游健康小镇、缙岭麓泉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与亚州温泉研究院、重庆市温泉办合作,围绕温泉产业链研究开发温泉产品,包装策划文化体验、休闲养生等温泉旅游项目,推动缙云大众温泉提档升级,实现差异化发展。“软件”与“硬件”两条腿走路,是北碚打好“温泉牌”的关键。

    在“人文牌”方面,北碚同样将有一系列动作。

    在旅游界,有一个普遍共识“无文化不旅游”。北碚相关负责人介绍,北碚将巩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完善服务设施体系,创新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持续开展戏剧进校园、演出进景区进商圈,注重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培育“缙云”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北碚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推进“百馆之城”建设。

    推动天生创新创业街区、朝阳文创大道等特色文化街区打造,形成文化文创、数字出版、科研教育等产业的集聚地,加快形成“一心两带三地六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等,也被北碚摆上议程。其中朝阳文创大道项目已于去年启动。

     除此之外,在“生态牌”上,北碚将着重做好缙云山综合整治等生态保护工作,并积极引进三花石生态文旅街区,推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在“乡村牌”上,北碚将着重用好用活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在“滨江牌”上,北碚加快建设培育一批滨江观光、滨水休闲、文化创意等特色文旅项目,其中包括好白羊背、龙凤溪滨水休闲项目和同兴老街、东阳老旧厂房等项目招商,完成滨江体育运动公园提档升级,提升正码头广场文化品质等。


    交通、配套升级

    提升文化旅游服务质量

    做文旅就是做服务,必须加强文旅标准化建设,推动文旅发展从资源开发驱动型向服务提升驱动型转变。为此,北碚今年将加码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作。

    以实施通畅工程为例。北碚将加快推进渝武高速扩能改造,推进水土大桥、蔡家大桥、快速路一纵线北碚段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让游客快速、便捷的进入北碚;完善区内现有交通网络,加快东西山旅游环线和美丽乡村交通走廊建设,纵深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硬化入户农村便民道200公里以上,有效贯通城区、街镇与主要景区的连接通道。同时,加快巡江步道、张飞古道等慢行系统建设,初步构建“山城步道”体系。

    与此同时,北碚将实施配套完善工程。北碚计划分步实施重点区域的旅游服务中心及停车场规划选址建设工作,年内启动G75高速缙云山出口、三花石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旅游目的地交通标识标牌体系,年内完成缙云山北温泉度假区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加快旅游厕所建设与改造,同步加强管理与维护。

    在此基础上,北碚还计划将智慧城市建设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实施智慧文旅工程。如结合智慧缙云工程,加快“智慧文旅”建设,构建“一部手机游北碚APP”、“文旅体实时数据平台”等数字平台,完善在线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等,推动实现文化旅游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周旭指出,文化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富民产业、幸福产业,是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联动效应。数据显示,2019年,北碚共接待过夜游客345.48万人次,同比增长15.02%,旅游实际收入109.01亿元,同比增长36.14%。




    网站地图|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客户服务|集团网群
    Copyright©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鲁网网站备案:鲁ICP备09023214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