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评丨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2021/3/12 10:04:57 来源:中国旅游报

    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生态旅游的前提;反之,生态旅游又可以让环境资源带来经济效益,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真正实现发展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

    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坚决整治生态领域突出问题,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吉林省查干湖了解生态保护情况时就提出了“一方面要保护生态,另一方面要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关系的深刻论述,是旅游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文化和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崇尚生态文明的风尚,推动形成绿色消费观念,发展负责任、可持续的旅游业。

    生态旅游概念提出由来已久,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作为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覆盖面广、发展速度快。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9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建立中国特色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等要求。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地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核心是生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生态旅游的前提;反之,生态旅游又可以让环境资源带来经济效益,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坚实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真正实现发展生态旅游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

    让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得益彰,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中深化认识,启迪心智。要认真研究、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重要论断,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中追根溯源、挖掘内涵、阐释要义;要站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性;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发展生态旅游时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

    让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得益彰,要因地制宜、统筹布局,做好整体规划。一方面,要根据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禀赋条件、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相应标准,要坚守生态底线,划定生态旅游发展“红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杜绝打着生态保护名义搞开发,严禁在生态保护区开发景区、建设旅游设施。另一方面,要统筹好强化生态保护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关系,发展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关系,在保证生态环境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科学适度、合理有序开发;抓住生态旅游精髓,多在打造自然体验、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新业态上下工夫,多在提供深层次、体验式、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上做文章,做到不过度开发、喧宾夺主。

    让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相得益彰,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一是全面落实《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2020、2025和2035年3个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相关标准规范。二是落实旅游目的地党委、政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针对生态旅游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清单和负责部门,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三是构建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保护列为高质量发展基本要求,纳入文化和旅游市场整治行动和旅游景区整改提质行动的重要考察内容。四是加强文化和旅游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网站地图|法律声明|联系我们|客户服务|集团网群
    Copyright©山东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鲁网网站备案:鲁ICP备09023214号-22